原标题:被“可怕的两岁”虐到不行,你需要这 4 条“防爆指南”
从孩子出生开始,妈妈们就开始了陪娃升级打怪兽的道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等孩子满月就好了,等孩子百天就好了,等孩子六个月/一岁/一岁半就好了。。。。”跨过了一个个关卡以为二岁就好带了,结果看到这句“可怕的两岁”心一下凉了一半。
我家硕宝现在正处在“可怕的两岁”,严格上说他一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入到这个阶段了,只是现在是越演越烈了。 “可怕的两岁”到底有多可怕?看看我的日常你就知道了。

吃饭篇
香蕉必须给一整根,必须自己亲自剥,否则坚决不要。
点心和各种吃的,只要手贱给他掰下来一点,一定鬼哭狼嚎的让你给他粘上!
外出篇
每次回家,必须自己拿钥匙开门,开不开就哭,别人帮忙,直接躺地上哭。
出门必须自己推着推车,只要发现有人在后面帮忙推,立马尖叫大哭。
自己要过的马路,抱着过去,就要回去重新自己过
不然就会大哭,趴不起来。
如厕篇
他尿地上了,要自己拖掉,你拖了后,他哭着在原地挤两滴尿,然后自己拖。
穿衣篇
在外面玩热了,一摸后背衣服都汗湿了,就是死活不肯脱衣服
洗澡篇
每次洗澡都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哄起来,昨天用尽一切办法,都不起来,只好强行抱起,结果就是哭到没声,嘴唇,脖子憋得发紫。吓得老娘差点打120。
以上只是日常生活的一小部分,每天这个娃都会变了花样的来让你体会什么叫“过五关斩六将”。
为什么娃会变成这样?
关于2岁的孩子,美国儿科学会(AAP)中总结如下:
不断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开始出现挑衅行为;
要求每个人都按照他的想法思考;
无法通过道理来沟通。

其实,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叛逆行为,都是他们成长的证明,他们通过行动和言语在表达「我不一样」。
这个阶段,他们会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了解、试探别人跟自己的差别,甚至挑战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通过一次次和家长的博弈甚至是妥协,让孩子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别,同时,也让明白现实和愿望的差距,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会围着我转」,慢慢找到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
面对这个“可怕的两岁”,提供以下4条“防爆指南”,没有纸上谈兵,绝对实战经验。
1、给孩子选择权,坚守住底线
对于 各种 “不要”“不行”“不可以”,要怎么破?
穿衣篇
如果直接上来,就说“宝宝来穿衣服喽”,下面一定是这样的,“不要,不要,不要穿衣服”,然后就是10分钟过去了,各种嚎啕大哭,好不容易把衣服穿上了,还要脱掉。

后来我会拿来两三件衣服,让她自己选,“你看这么多衣服,你要穿哪一件呢?”这样就乖乖的选了一件穿上了。喝水篇
硕宝最近特别不爱喝水,其实更多时候,不是不渴,而只是单纯想体验“我也可以选择不要,拒绝别人很爽”的感觉。
我拿来水杯,说“哎呀,这个水不多了,妈妈都喝了,硕宝就不要喝了吧”。下一秒,硕宝一定是抢下我手里的杯子,咕咚咕咚喝起来,我还得在旁边助力,哎呀,比喝完了,给妈妈留一点。

我清楚,孩子这个时候到了表达自我的巅峰期,所以我就给他这样的机会,让他自己选择,让他充分体会,自己做主的感觉。
但同时,坚守底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看手机,打人等这种的重要原则性问题上,我是坚决不退让的。
实在不行,就让他尽情哭一会,发泄完情绪了,我再去安慰他,给他讲道理。让他慢慢体会到,不是全世界的人都要围着他转的,让他体会到规矩的重要性。
2、利用好机会,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需求和情绪
硕宝现在不到两周,基本上自己想要干什么,都能很清楚的表达。之前在他还不太会说话的时候,每次当他想要什么,就开始哇哇叫,并要准备发飙的时候,我就会蹲下来,温柔而坚定的问他“你想干什么,想要什么,别着急,跟妈妈说,或者用动作告诉我”这时候他会用一个字或者一个动作给我说他的需求。
很多时候我是知道他想要什么的,只是在他着急的时候,故意去刺激他表达。好几回他都在这种时候,蹦出一两个平时不会说的词。
再加上我平时会有意识的去锻炼他语言能力,实在不会说的,就教他用手势表示。慢慢的,硕宝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词汇量也超出很多同龄孩子。
当然也经常会出现,场面失控的情况。我会给他时间和空间,让他哭一会,慢慢安静下来。
这时候,我会蹲下来,问他“硕宝,你刚才是不是某件事情没满足”,“是不是很难过,很生气”,下次你就可以用语言表达“我很生气”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本身也是一种缓解。经常这样做,等孩子大一些,便能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形成健全的人格。

3、允许孩子参与去进来,让“小淘气”变身“小助手”
我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带着硕宝,每天他都一刻不离的跟在我后面。我干啥他就要干啥。
在家的时候,通常是这样的场景:我一个扫把,他一个扫把,我扫,他添乱;洗衣服的时候,我洗他玩肥皂,搓袜子,还帮我倒水,反正看着比我还要忙。做饭的时候,我在上面做,他在下面,一个锅一个铲子,一把豆子或者菜叶,做的不亦乐乎。
虽然家里经常被他弄得乱七八糟,但我还是坚信,这样做利远远大于弊。既消灭了好几场“战争”,还充分锻炼了他小手的精细动作,满足了他的好奇心。

4、孩子是真的“无理取闹”,还是有别的特殊原因
有一天傍晚,带硕宝去公园玩,他小眼神搜寻到一辆爱车,非要去骑。但小车的主人正准备回家。所以我一把拉住硕宝,说不可以。这时候硕宝就大哭起来,还带着狠劲一定要去骑。那一刻,我觉得在公共场合很丢人。
本来想耐着性子继续给他讲道理,但我意识到这一刻已经不管用了。我干脆抱起他,拍拍他的后背,试图让他安静下来,虽然前一刻他还在哭泣挣扎,没想到很快他就趴在我的肩上小声抽泣不反抗了。
这时我才想起来,硕宝今天中午没怎么睡觉,应该是困了。果不然,没过多久,小家伙就趴我肩膀上睡着了。
从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并不是每一次耍脾气,都是无理取闹,背后也可能有其他原因——累了、困了、感觉被忽视了……
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大人的轻声安慰和拥抱。不需要讲道理,更不用怒目相对。

这也让我想起一句话“孩子不可爱的时候,先别嫌弃,想想自己不可爱的时候,孩子有没有曾过来先拥抱不可爱的你?”
虽然生活被孩子“可怕的2岁”搅和得一地鸡毛,父母却可以用爱把鸡毛扎成一个漂亮的鸡毛掸子。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学习网
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学习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学习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baoma/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