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生带安徽金寨县老区留守儿童看上海

2019-06-12 06:41:40  文/安徽省黄山市  浏览 1617 次

摘要:本文是来自安徽省黄山市的网友投稿,由 民主评议党员自我评价 编辑发布关于台湾学生带安徽金寨县老区留守儿童看上海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台湾学生带安徽金寨县老区留守儿童看上海

  (原标题:台湾学生带老区孩子看上海:想和他们多相处一点时间,即便只是在边上默默地陪着)

  来自台湾新北致理科技大学的大四男生陈毅安没想到,在上海实习的最后一个任务,是跟着老师于海娟去安徽金寨县看望当地留守儿童。从此,也开始了他与当地孩子的一段故事。

演讲现场演讲现场

  走进大别山区

  今年初经过牵线,陈毅安等8位致理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系学生,来到位于上海临港金于学习实习,担任教学助手工作。按计划,7月他们要回台湾完成本科学业。5月,机构创始人于海娟决定带两位台湾实习生去金寨,“台湾小伙伴与我们同根同源。我想让他们结束实习前,走进大别山深处,看看更完整的祖国大陆。”

  听到这个消息,陈毅安有点意外,但也很快就接受了。用他的话说,原本以为第一次坐高铁会去像杭州这样的大城市,结果去了鲜有耳闻的大别山区,而且他也学到了一个新名词——革命老区。

  5月16日上午,于海娟与两位台湾实习生陈毅安、赖若宁坐高铁来到了金寨。“那里和我想象很不一样。”陈毅安说,原本以为老区学校应该设备陈旧、缺少教学资源,“那天小学生们在上音乐课,用的是Pad(平板电脑),还有远程教学设备。”

  在金寨县下面的白塔畔镇,他们三人住了4天3晚。两位台湾小老师在课堂上向当地学生介绍自己家乡。“我以大海开头,介绍了台湾的基隆港、阴阳海,看得出孩子羡慕的眼神。”白塔畔镇石镇长告诉陈毅安,现在老区物质生活提高的很快,但留守儿童在精神上、知识上、眼界上还比较缺乏,“要让他们出去走走、看看世界。”

  为了让离别不过于伤感,陈毅安给孩子准备了一段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不要害怕。因为书上还说,人生何处不相逢,也期许你们能走出金寨。”

  就在临行前,于海娟决定,邀请金寨的孩子来上海,让这些台湾的小哥哥们陪他们看上海。由此,一场临港-金寨寻亲文化研学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图书馆图书馆

  默默陪着他们

  拥抱。

  上月29日,8名来自金寨龚店实验学校的孩子一走出虹桥火车站,等候的于海娟等人就赶忙迎了上去。

  按计划,这些孩子会在上海住5天4夜,与8个临港本地家庭同吃同住同生活。为了让他们上海之行有收获,陈毅安和台湾伙伴们为他们安排了丰富的活动。这些大山中的孩子第一次看到了大海,还去了洋山深水港、航海博物馆、上海海事大学、临港一中等地参观。

  陈毅安的同学、第一次来上海的台湾实习生罗中聘给这些孩子上了一堂英语课,“他们的英语比我想象中好多了,能够口语对话,我们玩一些小游戏,减少大家的陌生感。”他说,通过这样的互动,也提升了他的教学能力,收获不少。  

  为了让孩子能够看到更完整的上海,台湾实习生还陪他们参观了上海地标陆家嘴环球金融中心,并和他们一同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

  6月1日,滴水湖畔。临港的孩子们为金寨小伙伴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活动现场,每个上海孩子都准备了一本书,上面写满了美好的祝福。书籍放在一起,就是给金寨孩子最好的节日礼物。看的出,陈毅安已经和孩子有了感情。在活动现场,他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就是想和金寨的孩子多相处一点时间,即便只是在边上默默陪着他们。

  活动结束后,他告诉记者,金寨之行给他半年大陆实习增添了更多的意义,也让他更了解这块土地。让他高兴的是,爱历史的他在台湾只能在书本上读到江南古镇、两岸垂柳,如今在大陆都看到了实物。“未来我有机会,一定要再来这里,再度感受下风土人情。”他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共同传承中国文化共同传承中国文化

  两岸交流,不仅有台湾学生走过来,还有大陆人士走过去。

  5月26日,“世博之光第二届书法名家作品展”在浦东图书馆开幕。展览展出书法作品70件左右,内容涉及毛公鼎、石鼓文、战国中山王铭文到楚篆、秦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既是一次难得的篆书艺术大展,也是一次生动的汉字历史回溯。

  “篆书不仅上承甲骨文,下接汉代及以后的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包含中和、宛通、匀静的美感。在观展中,台湾同胞连连感慨这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参展艺术家欧阳文石先生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彰显古代文字的魅力,唤醒人们心中对书法源头、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2013年,欧阳文石随中国书法家协会赴台参加大陆第二届“兰亭七子”北高双城书法联展,与台湾书法家一起进行书艺交流。开幕式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举行,之后转场到高雄明宗书法艺术馆。大陆带过去的53件作品,改变了岛内一些书法家的原有认识,他们过去认为大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断层,“当然,这也说明我们之间文化交流还不够。”

  在欧阳文石看来,去台湾就跟回家一样,没有文化语言上的障碍。因此,传播中华文化,就需要包括书法家在内两岸各界共同努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字的独特魅力。

  实习编辑:姚楷

  责任编辑:潘程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学习网民主评议党员自我评价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学习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学习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baoma/1997.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