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水立方杯”青少年组选手:学习中文重在坚持

2019-08-05 05:39:57  文/江苏省吴江市  浏览 1439 次

摘要:本文是来自江苏省吴江市的网友投稿,由 affect用法 编辑发布关于2019“水立方杯”青少年组选手:学习中文重在坚持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2019“水立方杯”青少年组选手:学习中文重在坚持

  “一开始我只相信伟大的是感情,最后我无力地看清强悍的是命运。”2019年“文化中国·水立方杯”海外华人中文歌曲大赛青少年组半决赛的舞台上,来自澳大利亚悉尼的詹乐新咬字清晰、眼神忧郁,演绎《离歌》深情。

  资料图:2019“文化中国·水立方杯”海外华人中文歌曲大赛。 中新网记者 李霈韵 摄

  “我在中文读写方面完全没有问题。”出生在马来西亚,12岁移民澳大利亚,这位刚满16岁的小女孩告诉记者,小时候就读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学到了中文及中国一些传统文化知识。

  詹乐新说,澳大利亚中文氛围不浓厚,但自己在家会坚持说中文,平时也会通过书写、做华文功课等巩固自己的语言水平。“我不会忘记华人的传统。”她说,高中毕业后想来北京电影学院读书,而她也正为此努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海外中文环境欠缺的背景下,许多华裔青少年选手之所以能够说一口中文,正是因为坚持的力量。

  王梓屹今年12岁,一张嘴,他的一口东北味儿普通话就把记者逗笑。他在中国沈阳出生,3岁时随父母移民加拿大蒙特利尔。

  “在学校主要说英语和法语。”王梓屹说,但每天在家都和爸爸妈妈说中文,平时也喜欢看新闻,会通过读中文文章、唱中文歌等方式巩固自己的语言水平。

  刘戴维与王梓屹同龄,10岁时移民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他说,在当地周围没有华人,平时都是说英文。“感觉自己这两年中文水平有些下降。”

  为了巩固中文水平,刘戴维在家会和妈妈讲中文,每天也会对照中文字帖练习写字,“感觉还是有帮助的。”

  16岁的郝瑞然在美国洛杉矶出生长大。他告诉记者,小时候起,妈妈每周都会送他去中文学校学习。“在那里,不光学习中文,还学到了中国的许多历史文化,让我懂得很多东西。”

  喜欢唱歌的郝瑞然参加了在洛杉矶举行的不少中文歌唱比赛。他说,唱中文歌需要耐心把歌词背下来,这也成为他学习中文的一种方式。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体验了很多中国文化。”17岁的蒋敏慧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她介绍,自己的中文阅读能力比书写要好。“现在中文用得很普遍,希望今后可以学习更多。”

  陈聪聪今年14岁,是来自泰国曼谷的第三代华裔。从6岁起,他开始上华文学校学习。他妈妈介绍,小时候的陈聪聪特别喜欢看中国的动画片,比如《小蝌蚪找妈妈》。

  陈聪聪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水立方杯”。他常常从网上下载歌曲,跟唱练习。“只要有机会,明年还会继续来参加。”

  胡梦茜是中意混血,今年13岁。她说,小时候都是妈妈在教自己中文,平时也会和妈妈一起看中国的电视节目,准备今年开始上中文学校。

  15岁的林瑶随父母去阿根廷已经两年了,平时上课主要用西班牙语,但在家会和爸爸妈妈说中文。“中文是我的母语。”这位文静的小姑娘告诉记者,在海外学习中文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完)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学习网affect用法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学习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学习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baoma/408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