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钏:从专科生到研究生的“士兵突击”
2019-07-26 07:43:16 文/浙江省台州市 浏览 2006 次
- 科普一下什么是“智能家校互动平台”2018-12-13
- 培训学习机构做好家校互动的重要性2018-12-13
- 浅谈家校沟通的重要性2018-12-13
- 深化家校互动指导家长合理使用手机2018-12-10
原标题:徐晓钏:从专科生到研究生的“士兵突击”



我的军旅生涯
优秀退役大学生告诉你
我和我的祖国
爱国情
奋斗者
羊城晚报记者 侯梦菲
“老兵”徐晓钏从未觉得自己离开了部队,尽管他已脱下军装4年了。在这4年里,他完成了从专科生到本科生,再到跨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华丽转身。4年的时间,他完成了从“许三多”到“成才”的蜕变。
守护高原百姓生活
《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逆袭,在徐晓钏的心里种下当兵的种子。“当兵很帅,可以让自己的青春更燃、更精彩。”2013年9月,在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读完大一的他,选择到部队去,完成一次青春的逆袭。
他所服役的武警四川省总队某支队,是一支“拳头部队”。高原集训、处置突发事件,上藏区、过雪地、驻高原,为老百姓的生活守住一片安宁!
新兵下连后,担负的机动任务逐渐繁重起来,经常枕戈待旦。担负任务期间,还要穿插进行军事体能、擒拿格斗、武器枪械操作等训练。 “有一个月,我们交叉转战十八个备战驻点。”徐晓钏说,可谓“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
很快,徐晓钏就等来了“挺身而出”的机会。2015年,他参加了“9·3大阅兵”成都市区维稳任务。头戴钢盔、斜跨钢枪,胸前装实弹,提着十二分精神在岗位上战备执勤,以“零差错、零失误”的标准,圆满完成了战备执勤任务。
返校继续“士兵”生活
两年的时间,弹指一挥间。2015年9月,徐晓钏从部队退役,返校继续读书。他依旧以一名“老兵”的状态要求自己。
“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在学校的树荫下读书、背诵。”徐晓钏说,尽管离校两年,很多知识都落下了,但他一回到学校就给自己定下了考取本科继续攻读学业的目标。
当时,全系20多名同学一起备考“专插本”考试,他选择了难度最大的广州大学。他说,部队给予他的自信和坚韧的品质,让他坚持到了最后。
顺利考上了广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后,徐晓钏再次跨专业报考中山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法学专业研究生。“考研的那段日子,有时熬整个通宵复习。”徐晓钏就像许三多一样,只要确定了目标,就尽自己最大努力高标准完成。
再次受益于退役大学生专项硕士研究生招录政策,2018年,徐晓钏凭着优异的成绩被中山大学法学院录取。现在,他还担任法学院团委委员、班长,还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原标题:《徐晓钏:从专科生到研究生的“士兵突击”》)
责任编辑:杨笑 实习编辑:潘嫣弘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jiaxiao/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