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天才儿童摆在我面前,到了12岁才发现原来是逗我玩……
2019-11-14 18:04:19 文/湖北省老河口市 浏览 1920 次
- 科普一下什么是“智能家校互动平台”2018-12-13
- 培训学习机构做好家校互动的重要性2018-12-13
- 浅谈家校沟通的重要性2018-12-13
- 深化家校互动指导家长合理使用手机2018-12-10
原标题:曾经有一个天才儿童摆在我面前,到了12岁才发现原来是逗我玩……
1
我从物理试卷里闻到了熟悉的味道
期中考前,有一次物理测试,花生说他考砸了。
我问考了多少,他说92。
我顿时觉得以前都看错花生了——
他哪里是对自己要求低?!一张满分100的考卷,考90几还不满意,难道想考100几吗?
他解释说,我们班90分以上的一大堆,95分以上都有好几个!
我看了看卷子,并不算特别容易,这主要还得归功于花生的物理老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教得好,抓得紧。
我拍拍他肩膀:很好了,别想太多了。
这个年龄的小朋友自尊心普遍强,对自己考试成绩要求特别高。但是对自己平时努力的要求嘛,就不好说了。
这两者之间的鸿沟,要么静待花开等孩子醒悟,要么只能靠老师或家长加戏了。
有这样的老师,我们做家长就可以省点戏份。期中考前我们也就没专门复习物理,只是把老师发的两张模拟考卷做一下。
有意思的是,我在批改花生物理卷子时,发现了熟悉的味道。
先看这道简单的:
再看看这道题:
你看出来了吗?这哪里就是物理题啦,明明是小学的奥数题!
2
曾经有个天才儿童摆在我面前……
前几年海淀的小升初,如果想让孩子去好学校,是躲不开奥数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免俗,五年级开始也报了奥数班。
表现虽说不上优异,但花生在课外班的测试中,有时也能拿个第一什么的,搞得我就有点膨胀,他还好像还是有点数学天赋的哟。
到了六年级,除了准备冲刺六小强,他还考上一个区重点的坑班,报名有600人,考试刷掉一半,剩下的一半分成10个班,花生考上了。
坑班每周末集中学习语数英,每个月末还要考试,三个月考下来,按照3次平均成绩再刷掉6个班。
按花生的话来说,坑班太坑人了,因为3个月后,他出局了。不过早点被淘汰也好,到后面这个坑班只留下1个半班的人。
真刀真抢的搏杀总会让人认清自己的实力摆正心态,我对花生说,我们要戒骄戒躁——
我们不是没天赋,而是努力得太晚了!
这期间为了节省他的时间,我先批改他的坑班作业,哪些题做不出来,或者发现哪些错误,我先自己整明白,再用他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讲给他听。
题做多了,鸡兔同笼都是小儿科了,什么牛吃草,什么开水放水,什么工程问题,什么追赶相遇,我们都弄得很清楚。
像刚才说的第41题“火车过大桥”,算是最简单的行程问题了,当时花生还是很拿手的,根本不需要我帮助,立马考虑进火车自身长度。
但是,这道题,他居然做!错!了!
做错了也就算了,还不虚心接受,就“全部通过”这四个字,我们争论了足足有一刻钟。
我又画图,又举例——电影《卡桑德拉大桥》里,正是因为没有全部通过,桥断了后面的车厢才掉下山谷的呀!
《卡桑德拉大桥》电影剧照
我看着这个曾经的“天才儿童”,如今的“白痴少年”,痛心疾首:
这是你做过的小学奥数题呀,才过了一年多,我一个40多岁的人都没忘,你一个年轻人这么快就忘了?!
花生说:
妈妈,这你还不清楚吗?小学奥数讲的都是套路,我当时只是把套路都记住了而已,其实并没真正搞懂过……
曾经有个天才儿童摆在我面前,到12岁后我才发现,原来你是逗我玩啊。
3
学霸的幻觉总被一条曲线打败
花生的“忘性大”并不是个例,他的一些小学同学,比花生学奥数早,也比花生早上岸去了六小强。我问了下他们的家长,她们说自从小升初结束,孩子也退化得不行,原先觉得孩子是个天才,现在却严重怀疑孩子是不是亲生的……
学霸家长经常这样,孩子学习一出现问题,不先怀疑自己的学习水平,倒开始怀疑孩子的智商。
我们这些老母亲,曾经盯着自己的“天才儿童”,就像一个农民乐呵呵地看着庄稼地,在自己的辛勤耕作下欣欣向荣,期待着来年亩产万斤,没想到改天就来了一场暴风雨,颗粒无收,白高兴一场。
这场暴风雨一般什么时候会来呢?如果是幼儿园甚至更早学的,一般到四年级就来了;如果是小学提早学的,初二是个气候转折点。
3、4岁古诗倒背如流,8、9岁刷题超级熟练,这给我们一种错觉,娃是天才,比我们大人都要强。事实却经常是,这只是因为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孩子的机械记忆特别强。
根据医学研究,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通常在 10 岁时达到一生的最高峰。
和我们成年人比起来,儿童的的记忆力可以碾压我们,但是理解和思考能力却远远不如我们,所以他们短时间学东西即使看起来又快又多,如果没有真正理解、消化和吸收,没一两年就忘光了。
关于遗忘的速度,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总结出一个规律,称为艾宾浩斯曲线:
遗忘在学习后立即就会开始,最初遗忘得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到了一段时间,就几乎不再遗忘。
我们不该责怪孩子学得快,忘得快,因为这是符合记忆规律的,有一种虚假繁荣叫提早学。
4
怎样学才忘得慢?
那么,面对孩子的遗忘,家长难道就束手无策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其实可以对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进行管理:
1. 选择和孩子现阶段理解力相匹配的学习内容。
身边不少妈妈抱怨,小学特别是公立小学,学的东西太简单了。1-3年级的内容,孩子幼升小前差不多就掌握了。
这时我们就要思考,是教学内容真的太简单了,还是我们做家长的太着急了。小学这些内容是很可能配不上孩子人生高点的机械记忆,但是对于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深度思考,小学学习大纲的设置还是很有些道理的。
而自己没有真正理解的东西,即使短时期内记住了,也会很快忘记,就和花生的奥数一样,这些机械记忆只是他的外挂硬盘,并没有内化成他真正的知识储备内存。
对于学有余力的孩子,家长的确可以加课外内容,建议从多样性而不是难度上增加。这点英国小学课程设置做得较好,他们除了有英语(就是我们的语文)、数学、科学三门主科(国家考试科目),还有音乐、体育、艺术、历史、地理、计算机、手工……一些学校还有宗教和戏剧课,但是程度都较浅,不给孩子考试压力,以知识入门和培养兴趣为主。
体育和艺术也可以早学,因为它们培养的不仅是头脑记忆力,更是肌肉记忆力,人体肌肉获得记忆的速度很缓慢,但一旦获得,就很难遗忘。
此外,尽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非常重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像肌肉型记忆,会形成为一种条件反射,在将来也能一直保持下来。
2.及时复习巩固才能有所积累。
现在的孩子要学的东西很多,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将每一门学科都复习到位,遗忘是再正常不过的。
复习也要讲究方法:
一是及时,复习要抢在遗忘之前,不然就要从头再来了。
二是学到的新信息,要和旧信息建立联系,才不容易忘记。
比如说语文书上曹操的《龟虽寿》,其中“老骥伏枥”的“枥”,花生第一次测试不会写,更正了,等到期中考之前我再考他,他又想不起来了。
我就问他,“枥”是什么你知道吗?他说知道是马槽,我说古代马槽是什么做的?是木头,所以是木字偏旁,而这个是形声字,读音是从右边的“历”来的。
“枥”是一个新知识点,但是“木”和“历”却是花生头脑里的老信息,可以帮助他更好的记住这个词,而且是形声义一起记住。
三是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根据遗忘曲线,要低频多次,一开始间隔短,后面可以拉长时间温习或考察;
分散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孩子的强项更适合集中复习,弱项适合分散复习。
四是运用多种感官复习。
除了看和读,对于难记住的内容,多写几遍更有利于加深记忆,比如刚才的 “枥”字,花生自己写了3遍。
3. 感兴趣的东西记得更牢,也能学得更深。
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对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会记得很牢。
一些孩子平时总也记不住英文单词,说起自己喜欢的外国球星或电影明星名字却如数家珍。
在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就不用僵化地根据年龄传授知识,可以比同龄人领先,因为他们会自觉积极地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这个世界上,天才和蠢材都是极少数,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好消息是智商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在大脑发展这块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潜力,更有可塑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努力重塑大脑,发展心智。
作为家长,如果能学会摆正心态,放低期望值,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孩子努力并同时讲究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从这个角度来说,花生忘了以前学的奥数是件好事,因为我们要关注的,既不是存量——已经取得的阶段性结果和繁荣假象,也不是其他孩子,而是心态归零,通过自己正确的努力取得真正的进步和积累。
幼升小要求三年级水平,干嘛还要娃从一年级上起
接受孩子平凡是一种科学精神
安柏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jiaxiao/6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