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女子工兵营营长,新中国首位女大校,创建了北京一所重点学校
2019-12-07 17:41:45 文/河南省项城市 浏览 2404 次
- 科普一下什么是“智能家校互动平台”2018-12-13
- 培训学习机构做好家校互动的重要性2018-12-13
- 浅谈家校沟通的重要性2018-12-13
- 深化家校互动指导家长合理使用手机2018-12-10
原标题:她是女子工兵营营长,新中国首位女大校,创建了北京一所重点学校
罗荣桓元帅的夫人林月琴,是安徽省金寨县人。她的老家在安徽省金寨县城以西的南溪,因街南有一条小溪而得名,又称南溪街。十字街口,有一所林家铺子,即“林广顺杂货铺”,这是林家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底。
她的父亲林维尹,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开杂货铺为掩护,秘密做党的交通工作。
林月琴在小学读书时,受父亲和校长詹谷堂(中共党员)的影响,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启蒙学习,思想进步,同情革命,向往着自己也能成为一个为穷人打天下的革命者。
1929年5月,中共商城县委发动了立夏节起义,林月琴同志参加了起义游行,显示了不凡的组织才能,被推举为县苏维埃儿童团指导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满腔热忱地投身于革命活动。
1931年12月林月琴任红四方面军后勤供给部妇女工厂厂长,后改任妇女工兵营营长,她带领大家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赶制衣帽、鞋袜、被装,解决了数万指战员的穿衣问题,受到了前方将士发自肺腑的称赞。
1935年1月,林月琴随红四方面军主力参加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率领妇女工兵营担负筹备粮草,运送弹药等繁重、艰苦的人力运输保障任务。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曾担任过粮食局妇女运输连连长,后调中央卫生所护理班任班长。在长征中两爬雪山、三过草地,历尽艰辛,经受了千难万险的严峻考验。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随红军总部到达陕北。
1937年5月16日,林月琴和罗荣桓终成眷属。新婚之日,前来祝贺道喜的红军战友络绎不绝,欢笑声尤为热烈。所谓“婚宴”,也只是用一位老战友从西安捎来的半袋白面,让伙房做了一大锅汤面条,拌以用白菜和萝卜做成的酸菜,算是款待了前来贺喜的各方宾客,以及机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
1951年初,林月琴同志提议,经中央军委批准,创建了北京十一小学,任校长。她提出要创建一流的学校,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继承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把十一小学办成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园地。她关心同志,疼爱学生,任劳任怨,为学校全面建设呕心沥血,勤奋工作,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塑造了一个令人敬佩的模范校长形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十一学校已成为北京市一所闻名遐迩的重点学校,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1955年林月琴被授予大校军衔,她是新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的女大校,并获得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jiaxiao/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