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乱象”背后的人才偏见与隐忧

2019-08-03 06:31:10  文/黑龙江省海伦市  浏览 1989 次

摘要:本文是来自黑龙江省海伦市的网友投稿,由 抚松教育贴吧 编辑发布关于“外教乱象”背后的人才偏见与隐忧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外教乱象”背后的人才偏见与隐忧

  7月26日,央视新闻披露,今年1月份,山东青岛一幼儿园发生一起外籍教师猥亵女童事件,目前该外教已被依法批捕。关于外教的负面新闻,这已不是第一起,为此央视记者近日对外教市场进行了调查。(7月30日 澎湃新闻网)

  调查结果耸人听闻。价格不菲的“英语外教”母语并不一定就是英语、教书育人的“外教”却不一定会有相关资质、有些“外教”其实是偷越国境而来、甚至有的“外教”在国外还有案底……各种乱象充斥其中,让公众防不胜防。本是希望让孩子接受到更加专业的培训,最后却发现一切不过是个人美好期盼,还白花了不少冤枉钱。

  按理说,“外教”在中国早就不算新鲜事物,公众也早过了“看着稀罕”的阶段,可为何还有如此之多的“不正规外教”滥竽充数,让好事情变成了一件糟心事?

  答案其实不难猜想。无非就是多数人仍旧信奉“外来和尚会念经”,片面地认为,只要是个“老外”,就能教好英语,于是给“洋外教乱象”提供了足够的生存空间,不管是有合法经营手续的幼教机构,还是校外自营的培训补习机构,遇到外国人就想用、有外国人求职就敢用。

  缺乏严格的把关严审,难免出现“外教”良莠不齐的状况。不过,更需引起高度重视的,还在于这些乱象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才偏见及隐忧。

  “外教”不是“万能药”,治不了外语培训缺乏专业性、系统性的社会弊病。而那些母语不是英语,又没有学习从业资格的“外教”,还真不一定就比英语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有“水平”。可正因为他们长着一副“洋人”面孔,便可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这种“唯身份论”本质上也是一种错误的人才观,凸显出一种不平等。

  此外,“外教”的火爆市场还凸显出社会的两个不好倾向。其一,外语学习的起点越来越低,幼儿都开始接受外语学习,起跑线焦虑似乎仍然难有尽头。其二,英语专业的人才多数选择了从事翻译或就职外企,较少有人专门从事英语学习工作,尤其是幼儿学习更为明显,人才的择业观仍需重塑。

  问题虽然显而易见,但想彻底解决仍旧任重道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学习体系改革;还需要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外教”成为监管空白;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鼓励更多有资质、有能力的人才投身外教职业,规范市场环境,倒逼“外教”更加规范,让公众不再担忧。

  文/陆仁忠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学习网抚松教育贴吧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学习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学习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jineng/4032.html

分享到: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