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电影《银河补习班》 父母之爱撑起孩子的天空
2019-07-28 05:30:44 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 浏览 1626 次
- 写给家长的新生入园指南!家长必看!2018-12-11
- 史上最全的入园指南,为孩子停留一分钟哦2018-12-11
- 99%爸妈都在看,一张图解决所有入园常见问题!2018-12-11
- 破解分离焦虑:宝宝顺利入园最全指南2018-12-10
原标题:学习电影《银河补习班》 父母之爱撑起孩子的天空
日前上映的《银河补习班》,由于将视角聚焦在家长的学习焦虑、学校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以考入名校为旨归的应试理念等,引发社会关注。相对于坊间热议的影片某些细节的真实性、考上名校与快乐成长哪个才是家长的首选项、艺术表现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等,我更想谈一谈家庭层面的父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很大程度上在于展示了父爱的光辉,尤其是父亲马皓文在自身尊严受损的情况下,没有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而是重振旗鼓,努力去弥补并撑起儿子马飞成长的天空。马飞在父亲的鼓励与引领下,逐渐走出心理阴影,找到学习的乐趣与动力,终于完成逆袭。这无疑给出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家庭学习才是一个孩子能够茁壮成长的关键,父母良好的学习观与学习行动才是孩子成才最大的庇佑。
放眼现实,许多家庭在孩子上培训班上投入很大,经济上的选择原本无可指摘,但不要以为这就是在进行素质学习,是给孩子最好的学习,抑或孩子真正需要的学习。其实,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长期的关心与支持,尤其需要父母在孩子专注学习、更好为人处世乃至形成积极的“三观”方面下力气。
让孩子健康成长,也需要父母不能把学习权利轻易地让渡给培训机构或学校。电影中,任素汐扮演的妈妈自己忙于经商,以为给马飞选择所谓最好的学校就是尽了本分,这是现实中许多家长不约而同的选择,却折射出走偏的学习观——与马皓文被迫错过马飞7年成长之后,为激发马飞学习动力,使其一天天重拾自信,形成了鲜明对比。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让孩子感受到爱,并注意爱的表达方式,显然更明智、更可取,是更值得推广的家庭学习智慧。父亲悉心陪伴,处处注重引导的方式,更符合学习规律,值得每个家庭学习并付诸实践。
有网友表示:“学习不是喊口号,素质学习不是靠‘自嗨’就可以实现的,还是需要通过扎实的努力和脚踏实地的态度,才能够取得成功。”这话看似不错,但先于努力与态度的,则是父母的学习理念。理念不对,后续的行动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是遵循成王败寇的功利判断,还是坚守孩子是否成人的价值判断,最终都追根溯源到父母的育儿观上。无论如何,作为一部学习电影,《银河补习班》里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对逆境成长的激励、对学习方法的坚守,是无论如何不能质疑的,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无论如何,培养一个内心有爱、内心平衡、有上进之心和生活能力的孩子,都应该是每个家庭的学习理想,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底线。
学习生态的改变需要从观念开始,进而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我们不能指望一部学习电影解决所有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以此来医治家长们的学习焦虑,或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通过《银河补习班》,我们需要做的是多加反思,不做应试学习的急先锋,而是一点点做到对素质学习不折不扣的落实、对学习常识的遵守、对家庭学习的本质回归。如果说素质学习有什么起点,或者说有着理想的实现捷径,那么无疑是在家庭。家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根本,如果父母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将学习重心放在孩子的心性养成、气质格局上,孩子更容易找到学习的动力、成长的方向,更容易看到广远的天地和宏阔的未来。
孩子能否真正成才,说到底考验的是父母的学习观、父母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定力。当父母能反思自身,从容育儿,少一些学习焦虑,不让幼小的生命过早承受不能承受之重,那么孩子在学业和身心发展上成功的概率更大,未来也有可能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尽管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像马飞一样最终成为世界瞩目的航天员,但能做一个有幸福感和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就是家庭学习的最大成功。
(作者系本报记者)来源:中国学习报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ruyuan/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