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发一篇论文却评上教授:让教书育人体现应有价值
2019-07-31 05:33:32 文/河南省济源市 浏览 1614 次
摘要:本文是来自河南省济源市的网友投稿,由 指数函数定义域 编辑发布关于没发一篇论文却评上教授:让教书育人体现应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 写给家长的新生入园指南!家长必看!2018-12-11
- 史上最全的入园指南,为孩子停留一分钟哦2018-12-11
- 99%爸妈都在看,一张图解决所有入园常见问题!2018-12-11
- 破解分离焦虑:宝宝顺利入园最全指南2018-12-10
原标题:没发一篇论文却评上教授:让教书育人体现应有价值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老师蒋华松没有发表一篇论文却评上了教授,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然而这并非个例,日前,江苏不少高校出台了职称评审新政策:在对“教学专长型”老师进行职称评聘时,不再以发表论文数量作为考核内容,而是将教学业绩取代科研业绩,重点考查其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成绩。
类似职称评审新政策的出台,强调了人才培养和教学能力的基础意义,使得潜心教学的老师评定职称时不再为科研成果和论文数量所累,相应职称的的评定也是对其教学过程中辛勤耕耘的肯定。
将论文和科研成果等作为职称评级考核标准,原为鼓励高校教师探索科研,却在许多高校演变为重科研、轻教学,部分老师为了职称评定专注于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教学变成附庸,一些教授甚至从不给本科生上课,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获得感大不如前。
教书育人是学习工作者的本分,三尺讲台上的工作和实验室里的研究工作同等重要。给“教学专长型”老师评职称,让更多热爱教学的老师有尊严、有前途、有发展,鼓励了老师教书育人角色的本位回归,也更好地体现了高校“育人”功能的核心地位。
与此同时,这些政策也为高校人才机制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在评级考核过程中均衡考虑学生的成长进步与老师的个人科研成果,有利于选拔真正资质优秀的教师队伍,让高校在科研进步同时不忘培育卓越人才,这才是发展高等学习的正解。
(原题为:《半月谈评论|没发一篇论文却评上教授:让教书育人体现应有价值》)
责任编辑:潘程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学习网指数函数定义域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学习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学习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ruyuan/3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