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妈妈走遍六国,撕开“贵族学习”的扎心真相

2019-11-30 15:09:06  文/河北省沧州市  浏览 2489 次

摘要:本文是来自河北省沧州市的网友投稿,由 奉新一中吧 编辑发布关于二胎妈妈走遍六国,撕开“贵族学习”的扎心真相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二胎妈妈走遍六国,撕开“贵族学习”的扎心真相

有一部特别好的宝藏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片子里是拍摄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等6个国家的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

其实跟大家说这个片子,倒不是希望咱们中国马上照搬过来学别国,但就像片子导演兼主持人周轶君说的:

“它是关于成长的无限可能……当眼界宽阔,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

看别国学习,感受到的启发和触动还是挺大的。

最近又更新了咱们的邻国印度篇和探索“精英学习”的英国篇,也是非常有特色。

印度篇

主持人周轶君去印度之前,很想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

“印度人口多,大环境里的公共学习也算不上好,为什么世界500强里印度籍的高管那么多?”

据权威杂志《财富》的统计,在世界500强公司中,30%的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是要去了解印度文化背景和学习特色。

其中最为主要的文化就是Jugaad,也就是 “替代解决方案”的意思。

印度有时候资源很匮乏,当问题无法用正常方法解决的时候,印度人就会想Jugaad。

哪怕解决20%也是解决20%。

在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下,印度的孩子们从小就基本上不接受所谓的正确答案或标准答案。

他们在课堂上,会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

无论对错或是否合乎逻辑,他们就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应该被听到。

不认同的人,可以继续举手辩论,直到通过辩论,找到合适的答案。

主持人到加尔各答一所大学,问大学里的学生们:

“在课堂上挑战老师这件事,是不是在印度很常见?”

学生回答:“在任何好大学,挑战老师是课堂上中重要的一部分。

我觉得当一个老师被挑战,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另一个学生补充道:“共同讨论的空间,能让学生再一步想得更深入。”

而老师对学生挑战自己这一点也持鼓励态度,他说:

“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

大学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并且让它觉得口渴。”

主持人也采访了印度纳兰大学院的主管,他因为职业的关系,去过很多国家,他说他发现:

“印度是最没有规则的,所以印度人才擅长管理不确定的事情。”

“我去过很多次中国,中国人很多很擅长“完成”事情,但不像我们印度人这么能言善辩。”

“印度人从不羞于表达意见,即使这些意见只考虑了一半。

印度人不会等待自己有了完美的想法才开去做。

我会开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去完善它。”

看到这部分时,很有感触,不可否认我们中国的孩子也很出色,但在课堂上挑战老师的事情真的不算普遍。

我们的文化中,更鼓励的是“谋定而后动”,更倾向让孩子们“尊师重道”、“言之有物”。所以就显得不像印度孩子那样能说和敢说。

个人觉得,中国的文化和印度的文化是各有千秋的。

不过我们平时的确可以在生活中,多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观点。

孩子爱“顶嘴”、爱“讲歪理”,并不是坏事。孩子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从一个个疑问中,寻找到答案的。

片子中另一个让树妈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主持人的一句旁白:

印度是混乱的,也是多姿多彩的。
印度的学习,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令人称道,而是在混乱中,总有个体在努力,在改变。
个体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影响,成就了印度社会进步的动力与希望。

印度的学习资源并不均衡,很多地方贫穷落后,但总有个体在默默做着努力。

比如有位叫做苏卡塔的教授,从1990年起,就在印度贫困地区安装电脑。

那里的孩子们可能连衣服、鞋子都没有,但却能够接触到网络。

几个孩子坐在一起,学着使用电脑看动画片或者浏览网页。

苏卡塔教授说,大约一年以后,他们会自己发现搜索网站。

他们可能会输入问题,但他们看不懂英文,所以孩子们会主动去学习怎么读英文。

片中还提到有对夫妇专门制作了一本关于“月经”的漫画书。

印度有将近57%的女孩子,会从中学退学。原因有很多,性别上的不平等是最大的因素。所以这对夫妻,设计了漫画,帮助女孩子们去了解什么是月经。

也有些机构,会送给孩子们这本漫画书、还有卫生巾、卫生巾焚烧炉。

让女孩子们得到正确的生理学习,甚至改变一生的命运。

片子还采访了一位叫库布塔的老先生,他本身是一名工程师,也是“把废物变成玩具”的倡导者。

他发现好多孩子没有玩具,就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从废品和垃圾中寻找材料,动手制作玩具。

他把制作过程制作成电子书和视频,免费发布在网络上,让孩子们可以有更快乐有趣的童年。

这些热心学习的个体的努力,让成千上万的印度孩子因此的受益。

树妈看到这段儿的时候,也很感动,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段话:

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
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你”是谁,就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就是我们彼此身边亲近的公民。

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可能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我们每个人的力量,也可能都是特别微小的。

但无论力量大小,只要有一份关心学习关爱孩子们的心,我们这些个体,就都能给他人带来一点点快乐和力量。

只要我们更多的人坚持去努力,我们这个社会就会变得更美好,更温暖。

英国篇

英国篇探索的,是为什么英国的学习被称为“贵族学习”?

纪录片也去英国最有声望的贵族学校一探究竟,整体看下来,会觉得很有启发。

➤贵族学习,非常崇尚体育精神

纪录片首先来到了英国极负盛名的威斯敏斯特公学,采访了英国学习研究者李爽。

主持人问:“你觉得这里的精英学习,跟我们一般人认为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李爽女士回答说:“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就是体育。

对英国学校,特别是私立学校来说,体育是他们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课。”

李爽还举了自己女儿的例子,大冬天要6点多起床,穿着短裙光着腿在室外运动,直到8:15去上课。

李爽解释:“精英学习,第一重要的是体育。

所有的礼仪,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外在,体育带来的精神面貌,可能是一种内在的礼仪。”

这个观点猛地一听,有点跟咱们的传统不相符,不过细想的确有道理。

体育表面上看是“玩”,但实际上,它会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更是规则意识、团队精神。

体育,也在同时锻炼着孩子们的毅力、耐力、专注力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无论是所谓的“贵族”还是咱们普通家的孩子,多参与体育运动,都是稳赚不赔的事儿。

➤贵族学习,重视让孩子感受艺术

片中强调的第二个贵族精神的要素,其实也跟我们传统印象不一样。

在英国顶级私立名牌学校德威公学,最让校方引以为傲的,竟然是戏剧课

老师带领着孩子们,在学校私有的剧院舞台,做戏剧表演的体验。

孩子们学戏剧表演,并不是为了成为演员或导演,而是为了从小开始练习自信,与他人的肢体沟通能力和眼神交流的能力。

英国学习认为,这些都是对孩子们未来极为重要的技能。

老师也说:“如果你不自信,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舒服,或者不相信你的同伴们,那就始终会有一种紧张、拘束。”

很少有人生下来就彬彬有礼、自信优雅、从容淡定。

贵族气质也是需要不断培养的,而培养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们接触艺术,接触美。

无论是戏剧、芭蕾还是绘画、音乐都可以,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充分感受自己,挥洒创造性的渠道。

➤贵族学习,很强调社会责任感

英国对精英学习的理解,是认为精英是一股推动社会改变的力量。

精英需要有能力,也有意向去改变社会。他们要有知识、有见识还要有意向。

孩子们在课堂上,会分组讨论很多如何帮助弱者的议题。拍摄当天,孩子们讨论的是“如何为残疾人提供出行设施”。

他们需要先分组讨论,再做出具体方案,然后在全班面前演讲,最后孩子们投票选出最好的。

慈善、社会责任,这些看似很大的概念,就在一点一滴的讨论中,被根植到了孩子们的心里。

整集看下来,片中提到跟学习相关的内容并不多。

实际上当主持人问威斯敏斯特公学校长帕特里克,您认为英国学习最好的部分是什么?

校长回答:“学校关注的不仅是课堂、教学和测试,我们鼓励年轻人全面参与社会,这就是特别的部分。

我们应该避免机械式的学习,我们应该避免那些,应该教会孩子批判、独立的思考。”

培养贵族或精英,从来不是靠灌输,而必须靠滋养。这些也是我们父母在对孩子的学习中,可以借鉴的。

英国的学习,其实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限于篇幅,我们只把感触最深的地方先说出来。

学习从来不是强制的输入,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挖掘孩子的潜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学习网奉新一中吧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学习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学习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ruyuan/6570.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