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后失联20年,拒见病危母亲,网友评论:干得好!

2019-12-25 15:04:49  文/浙江省富阳市  浏览 2078 次

摘要:本文是来自浙江省富阳市的网友投稿,由 旷野与城市 编辑发布关于北大博士后失联20年,拒见病危母亲,网友评论:干得好!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北大博士后失联20年,拒见病危母亲,网友评论:干得好!

最近,一位叫郭巧娣的老人寻找自己儿子的消息,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她的小儿子叫王永强,先后考上了中科院物理博士、北大物理博士后,但自从1999年出国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现在老人性命垂危,非常想和自己失散20年的儿子说说话。

王纪生郭巧娣家生活在常州农村,家里一共有三个孩子,王永强出生于1969年,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全家人靠王纪生卖老鼠药为生,家境非常贫寒。

但是好在王永强非常争气,他喜欢看书,成绩也很好。家里穷买不起铅笔,他就捡垃圾桶里的铅笔头;为了节省车费,他就肩扛一袋米、步行50公里上学。

1987年,刻苦的王永强考上了苏州大学,毕业后还在苏州大学读了研究生,接着去了中科院读博士,后来在北大读了博士后。

王永强出国前和家里一直还有联系,每个月打两通电话,常常会写信。

1999年,王永强告诉家里,他要和自己的女朋友去日本工作交流,一年能赚18万。

听到自己的儿子这么有能力,王永强的父母很高兴,但是一去就要去两年,这令二老感到忧愁,就让王永强的舅舅去北京找了他一趟。

王永强的舅舅去北京后,被王永强和女朋友一家热情地接待了。王永强还告诉舅舅,自己去日本以后一个月就有18万人民币的年薪了,可以给家里买房子、给父母治病。

一切看起来都没有问题,可是唯一让舅舅不舒服的是“他让我别说自己家穷”,舅舅觉得自己的外甥在嫌弃自己的家境。

然而王永强去了日本,除了报平安以外,就没有再和家里人联系过了。

1999年8月,由于郭王二位老人都有病痛,就想打电话让王永强往家里寄点钱,可是刚接通电话后,王永强马上就表示“以后电话少打”,随后就把电话挂掉了。

一直有消息的儿子,出国后突然就断了线,这件事怎么看都有些匪夷所思。

于是,家里人辗转联系到了王永强的岳父,可是岳父那边表示,自己的女儿早就和王永强离婚了,要王永强家人“不要骚扰我们了”。

他们也联系过派出所,可是派出所表示,这个人在1999年于北京海淀区注销后,就再也没有记录了,可以说明现在肯定不在国内。

这几十年里,他们陆陆续续找了王永强的一些同学和朋友,但是仍没有王永强的确切音讯。

而19年下半年,郭巧娣的病情恶化,每天要靠吸氧维持生命,这才动用媒体力量,寻找王永强。

新闻一出,大家非常震惊。

父母经济条件不好还助儿子一路攻读到了博士后、儿子出国后却音讯全无,对父母不管不顾,这难道不是“狼心狗肺”、“道德沦丧”?

这种儿子,难道不是“逆子”?

几周过去,有知情人发现,这位在亚特兰大工作生活、叫Wang Yongqiang的人,信息资料和离散多年的王永强很符合。

随后,有人联系到了王永强,而他回复说:不希望家里人再找他了,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

知道王永强这么说,家里人难掩自己的失望之色。

养育多年的儿子残忍离家20年没有音讯,被找到不仅不愧疚,竟然还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是什么人啊!

在网友迷惑震惊之时,反转很快来了。

一位貌似知情人士表示,事情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首先,我们预想中“父母辛辛苦苦供养孩子读到博士后”的情况,并不存在。

义务学习阶段,父母就一直让优秀的王永强辍学,那个年代上大学不花钱还领补助金,父母会常常问他要钱。

其次,父母和家庭不仅不支持他的学业,还一直在扮演“吸血”的角色。

有收入后,家里人就向他要钱赡养家庭、要他帮忙给自家亲戚找工作,不顾他的生活,也不管他还有自己的妻子和学业,他去北京也和这有关。到了日本后,家人依旧不停要他打钱,王不堪其扰,最终才选择切断联系。

而且,家里人骚扰前妻一家。

在妻子与王永强离婚后,丈人丈母娘被骚扰到换工作、换房子,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

亲情绑架、无限纠缠,这些都是在王纪生和郭巧娣的描述里没有提到的。

想到王永强舅舅接受采访时候支支吾吾却始终没说清楚的“这件事有一些隐情”,再想想王永强的那句“清官难断家务事”……王永强的隐痛,我们也许可窥一斑。

事情大概明白了,每个人的立场也都很清楚了。

对王永强父母来说,两个儿子,大儿子残疾,小儿子读书成绩优秀,就像所有传统父母一样,他们也希望一碗水端平,过得好的那个多帮衬帮衬过得不好的那个,就连带着对王永强提出了很多不合理、他也完成不了的要求。

对王永强来说,他的人生当然不可能止步于常州小城,他在艰苦环境下挑灯夜读,难道是为了永远把父母和大哥背负在自己肩膀上吗?而且那个年代的思想陈旧,拿了钱还会觉得你欠他们的,当牛做马天经地义。

所以很多人说,这一次,他不会劝人大度、劝人饶恕。

由这件事我不禁想到,2018年,北大毕业生王猛的一封万字信让很多人深思。

他曾是四川省某地级市的高考状元,被北大的王牌生物专业录取,后来研究生在美国的top50学校就读。

然而,他已经和父母决裂6年,有12个春节没有回家了。

因为父母从小就给他极其严密的控制和保护,严格约束他的喜好、接触控制他的交友圈、不愿意他离开家乡去北京上大学,甚至到了美国,还要求他生活在父母的熟人圈里。

与之匹配的,是父母对他的扭曲的学习态度。

父母乐于炫耀他的成绩,但在他遇到困难时,父亲会说出“最卑贱的狗才想要什么公平”这种话,只要他稍稍脱离父母的控制圈,母亲就会崩溃失态,还在他需要家庭支持时大吼讽刺:“你知道外面世界多精彩了吧!

在这种家庭生活的王猛精神压力极大,他一直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2012年后,在和父母发出一封绝交信后,他彻底拉黑了父母,不主动联系,不回复信息。

近10年中,王猛只回过一次家,那是为了更换身份证。

他在信中写到:“记住,在世界的一角,有一个伤痕累累的灵魂在恨着他的学习者们。

这两起事件,反应的都是学习的悲哀。

用控制代替引导,用压迫代替沟通,用紧跟不舍代替自然成长,用贪婪掠夺代替商议疏导……如果家庭的学习有所图,那它的意义是什么呢?

也许是沉重的伤痕,也许是日积月累的摩擦,竟然使“骨肉分离”这个本是世界上最残忍的词语,在某些时候竟然变成了自我保护的工具。

父母等着学成不归的儿子,病床前日夜垂泪,却浑然不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刻伤透了他的心;

儿女们狠心断绝家庭关系,但身体里还流淌着他们的血液,骨子里还留着伤害的印记。

我们很难指摘错对,只是觉得非常悲哀。

这种家庭悲剧,什么时候可以少一些?毕竟,心碎的是世上最亲密的双方。

作者震惊叔|

部分信息源于: 荔枝新闻、梨视频|

责任编辑: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学习网旷野与城市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学习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学习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ruyuan/6882.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