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学内容列入幼师失范行为”
2019-06-13 10:25:04 文/stt 浏览 1283 次
- 九大部委联合推出“减负三十条”,切实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2019-01-02
- 学习部表态:让3700万农村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2019-01-01
- 小学各年级段的学习方法与重点2018-12-21
- 六招改正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马小虎”2018-12-12
原标题:“教小学内容列入幼师失范行为”
将幼师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列入幼师失范行为,可以使幼儿学习按科学规律办事,让幼儿学习管理更加规范。
“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包括:变相体罚幼儿,漠视、歧视、侮辱幼儿;采用学校学习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学习内容等。”6月11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对应予处理的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进行了明确。
近年来,一些幼儿教师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特别是一些民办幼儿园急功近利,为了追求所谓的学习质量,在幼教期间,就教孩子识字、做算术、学外语、背诗词等,用这种方式向孩子家长灌输“这样才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上小学后就比别的孩子有更好的基础”的理念,让学生家长误认为这个幼儿园学习质量较高,吸引更多的孩子来入园。误导了孩子和家长,有失幼师道德规范。
幼儿园不只是看管幼儿的地方,更是培养幼儿的摇篮。幼儿学习是实现每一个孩子成长的第一步,只有从幼儿开始打好基础,他们才能在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幼儿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意义。而幼教“小学化”,不仅扼杀幼儿天性,同时严重干扰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将滋生不良的学习风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关键是没有对幼儿园学习进行规范化,没有明确的章法。北京将幼师提前教小学内容列为失范行为,可以约束幼教行为,让幼教回归正道。
孩子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幼儿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学习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征而进行。幼儿学习“小学化”从其本质上来说,违背了幼儿学习规律,其学习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幼儿园时段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时候,这个时间段只有多玩才能开发更好的智力,才能培养他们更多的兴趣。如果这个时间段给孩子增加过多的压力,势必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会厌倦学习,不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如果按幼儿学习规律办事,可能更有利于幼儿成长。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征,领略它们不同的美,幼儿的亲身感受胜过一切无力的说教。
趋利性、媚俗化,使一些幼儿园放弃了正确的办园理念,背弃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些幼儿园向幼儿家长的功利取向妥协。幼教“小学化”偏离了学习轨道,承担了本身不应承担的学习义务,在履行一些重要学习职责方面错位。因此,北京市将幼师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列入幼师失范行为,是一种纠偏,十分有必要,使幼儿学习按科学规律办事,让幼儿学习的管理更加规范化。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xiaoxuezx/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