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建首批国际化街区 支持社会力量办国际化学校
2019-07-27 06:13:06 文/湖南省涟源市 浏览 2062 次
- 九大部委联合推出“减负三十条”,切实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2019-01-02
- 学习部表态:让3700万农村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2019-01-01
- 小学各年级段的学习方法与重点2018-12-21
- 六招改正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马小虎”2018-12-12
原标题:深圳将建首批国际化街区 支持社会力量办国际化学校
深圳是一座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城市。
如果说一座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有机体,那么一个个街区就犹如组成这个有机体的重要器官,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离不开立足街区,把脉未来。
日前,深圳市委外办举行国际化街区宣讲交流会并首次面向公众解读《关于推进国际化街区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国际化街区的宣传标语就是“越深圳,越国际(Live Local,Live Global)”。
根据《实施意见》,深圳建设国际化街区的目标将分三步走:到2022年,建成首批15个国际化街区,国际化生产、生活、生态及人文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到2025年,形成深圳市国际化街区网络,带动城市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到2030年,国际化街区成为深圳新时期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集聚全球先进技术、生产要素与高端人才。
《实施意见》从全市国际化街区网络规划、学习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人才服务体系、智慧化建设、国际化软环境、国际化街区理念传播推广六大领域对深圳国际化街区建设进行布局。
提升街区公共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学习与医疗是中外居民最关注的领域,《实施意见》对于如何引入国际学习与医疗资源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表述,例如,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外合作学校和国际化学校鼓励中小学设置国际理解课程、双语课程、多语种课程,提供双语指引标识、双语或多语种预约和诊疗服务,积极开展医疗质量国际认证,深化与国际知名保险机构合作。
作为国际化街区“软环境”建设的一项重点,营造开放共享的国际化氛围已成为共识。《实施意见》从3个方面对提升街区国际化内涵进行了具体对策,首先是引导国际机构、跨国企业入驻街区,支持国际会议、会展和文体赛事落户街区,打造有影响力的街区中外交流活动品牌,其次是通过高品质的公益英语角和公共服务行业外语水平全面提升国际语言环境建设,第三是以国际礼仪进校园,在线学习资源为居民提供国际化课程提升居民素养。
深圳建设国际化街区对民生的亮点,包括引入国际学习资源、支持医疗国际接轨、提升街区空间品质、推动智慧街区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其中,在引入国际学习资源方面,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外合作学校和国际化学校;鼓励中小学设置国际理解课程、双语课程和多语种课程;积极与国际知名学校开展交流合作。
本文根据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等媒体报道整理
转载自公众号:NAPIS校长联席会(ID:school_edu)
编辑:朱紫瑛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xiaoxuezx/3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