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生补习班盛行专家:父母或焦虑过度
2019-09-02 06:05:43 文/甘肃省敦煌市 浏览 1761 次
- 九大部委联合推出“减负三十条”,切实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2019-01-02
- 学习部表态:让3700万农村学生吃上免费营养餐2019-01-01
- 小学各年级段的学习方法与重点2018-12-21
- 六招改正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马小虎”2018-12-12
原标题:中国中小学生补习班盛行专家:父母或焦虑过度
原标题:中国中小学生补习班盛行 专家:父母或焦虑过度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中国儿童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每位儿童平均每周大约有7小时的课外班,平均每年课外班的花费近万元,约占家庭总收入的13%。
中国的社会学专家王智勇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这是优质学习资源的不公平配置导致的结果。
根据王智勇的观点,因为优质的学习资源分布地比较集中,为了帮助孩子进入更优秀的学校,家长们会选择送孩子们去上补习班,以便在升学时更有优势。
王智勇说:“父母给孩子报这些课外班,主要是为了想办法挤进一些优质学校,因此就会想办法培养孩子的一些特长。包括学习奥数,就是为了在升学的时候能有一些加分项,从而使得孩子比其他的同龄人拥有更多的竞争性。如果每一个学校的学习质量都差不多的话,父母这些超前的担心或忧虑就会少很多。”
王智勇补充道,这普遍反映了父母对于子女学习的一种焦虑。虽然担忧情有可原,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很有可能是过度焦虑了。因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给他们报课外班,他们的学习效率并不是很高,而且很可能无法很好地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了生活在武汉的孩子家长于女士,她表示,送孩子上补习班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孩子能够更有能力、更具有竞争力。
她说:“中国人口基数比较大,要想从中脱颖而出,不仅学习要好,同时也要具备其他才艺,所以无论是课外辅导班或是兴趣爱好班都应运而生。知识在不断升级迭代,更多情况下我们无法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辅导,为了适应竞争环境,会考虑把孩子送去课外班。”
但王智勇说,学习不是 “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掌握学习能力。
王智勇强调,要让孩子明白,未来的人生是靠自己不断学习才能改变的。否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为了父母而学习,不是为了自己而学习,去上补习班就没有意义,反而浪费了孩子本应自由的童年时光。
或许,父母送孩子去补习班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选择上拥有更多的自由。但要明白的是,对于孩子来说,学习能力和态度的培养是比短期内掌握某种技能更为重要的事情。
责任编辑:润琰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xiaoxuezx/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