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暖阳不倾城:五个常见的钢琴考级误区

2019-07-16 10:54:03  文/何广位  浏览 1516 次

摘要:​今天我们来说说钢琴考级常见的误区,希望能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

原标题:何处暖阳不倾城:五个常见的钢琴考级误区

今天我们来说说钢琴考级常见的误区,希望能对有需要的人有帮助。

误区一:音乐素养不重要

很多考级的孩子总是把需要演奏的几首曲子反复练,忽视考级是考查孩子整体的音乐水平。由于太过于重视技巧,忽视了音乐当中所表达的情感,造成孩子只有技巧上的熟练,但是没有欣赏音乐、体会情感、表达内心的音乐素养。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准备也很难通过考级,因为考级也是要考查音乐素养的哦。

误区二:盲目拔高考级水平

尽管学习部一再申明不得将艺术考级结果与升学挂钩,但有家长仍存有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希望孩子们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能完成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此,他们要求老师压缩学琴时限,拔高孩子水平,取得最高级证书后就将钢琴搁置一边。这种盲目拔高的训练会破坏孩子学琴的自然进程,让技能技巧和音乐感觉都得不到稳固的发展。

 误区三:期望值过高

钢琴学习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一项较大且较长的学习投资,而且还需要家长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来辅助。家长的高投入,当然就期待高回报。导致不少家长会把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互相攀比,认为级别越高越能代表水平,使得学琴旅程变成一场博弈。长期这样可能会让孩子压力过大而逐渐丧失学琴的乐趣。

误区四:考级是学琴的目的

当把考级当作学琴唯一的目的时,“钢琴考级”就变成另类的“应试学习”。一切以考级为中心,只弹考级曲目,不太重视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科目的学习。只重视技术技巧的反复练习,不够重视速度、力度、表情记号以及音乐情感等音乐内涵的体验,会导致孩子如同一架只会“弹琴的机器”。

误区五:考级不需要专门准备

很多孩子和家长认为钢琴考级重在平时,考试只要临场发挥好即可。其实,钢琴考级不同于其他文化课考试,是一项综合素质的考试,它不仅对孩子的技术技巧、音乐感觉以及艺术素养有要求,对心理素质也是极大的考验。如果考前没有充分的准备,孩子的紧张情绪可能会导致考试时出现弹错谱、忘谱等失常发挥,进而影响考试成绩。

结语

钢琴考级原本是检验孩子学琴成果的一杆标尺,但在名誉的指挥棒下,一些家长可能会走入以上误区。其实,绝大部分孩子学钢琴都不是为了做音乐家,但能够掌握弹钢琴的本领和培养出对音乐的热爱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所以宝爸宝妈们不要急于眼前,让孩子真正地去学习一门艺术,并充分地享受这门艺术才是学音乐的真谛。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学习网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学习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学习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zhiyezige/3347.html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