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辅仁中学:一所乡村小学的坚守
2019-05-27 18:33:32 文/无锡辅仁中学 浏览 1531 次
-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乘方的定义2018-12-11
- 2018年郑州公办学校初中学校排名2018-12-11
- 北京印发"中小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18-12-11
- 北京大学2019年优秀中学生寒假学堂报名通知2018-12-10
原标题:无锡辅仁中学:一所乡村小学的坚守
原标题:一所乡村小学的坚守
实习记者 王玉龙
王信堡小学地处永昌县红山窑镇东北方,从永昌县城坐车到王信堡小学大概需要1个小时。学校始建于1957年,目前已经有62的历史了,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小学。
电动大门,整齐的校舍,干净整洁的校园,让人觉得这是一所新建小学。
3月25日早上8点半,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响起,王信堡小学每周一早上的升国旗仪式准时进行。老师和学生们整齐排列,唱着国歌,注视着国旗冉冉升起。
记者发现王信堡小学的老师要比学生多,有17位老师,而学生只有13名。
就算剩下一个学生,也得继续教
“上周我们还是15个学生,这不又有两个孩子转学了。”校长岳兴文说,“学生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名,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城务工、创业,留在农村里的孩子也就越来越少了。”
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回到各自的教室,开始上今天的第一节课。记者透过窗户玻璃看到,学生最多的教室里也只有4名学生。岳兴文有些无奈地说,地理位置偏远、人口稀疏、学生少,这不仅是王信堡小学,也是目前很多乡村小学所面临的现状。
为了让上体育课的学生多一些,王信堡小学把几个班的体育课调到了同一个时间上。即便是这样,偌大的操场也显得有些冷清。
自2014年来到王信堡小学,岳兴文见证了学校各项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也目睹了学生人数的锐减。岳兴文说,就算剩下一个学生,我们也得把书继续教好。
用爱心、热心、耐心,当好老师、朋友、父母
“上课!”“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
六年级的教室里,简单的问候之后,数学老师任娟给学生们讲《圆柱和圆锥》。尽管只有4个学生,任娟讲得仍然是很认真。“当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出于对学习事业的热爱,现在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任娟从2010年毕业工作后,就一直在王信堡小学任教。她说,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要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的多,课堂上我是老师,课下我和学生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从周一到周五都住校。”岳兴文说,“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校里老师和学生基本上是朝夕相处,老师们真正是用爱心、热心、耐心来对待这些孩子。4个六年级学生毕业后,学校可能就剩9个学生了,有可能会更少。”
学校里有个特殊的学生王万平,10岁才上二年级,因为患有重度肌无力,上课和课后都坐着轮椅,生活很难自理。因为各种原因,一开始王万平不愿意来上学,学校老师与王万平和他的父母多次沟通,动员王万平来到学校。各科老师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王万平无微不至地照顾,渐渐使王万平找回了自信,敢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课间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赵振云老师还被大家称呼为王万平的“第二个爸爸”。
赵振云在王信堡小学已经工作36年了。他说:“每当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和可爱的笑脸,便觉得无怨无悔。我只想把每一个孩子都教好,用爱心做好学习,不让他们的小学学习有所缺失。”
不忘初心,坚守乡村学习教学第一线
在王信堡小学,学生的一天三顿饭和每周的校车接送都是免费的,教室和宿舍有暖气,学校有浴室。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学习,近年来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岳兴文边走边介绍着学校的美术室、微机室、图书室……他说,“学校里虽然学生少,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师资方面的‘软件’建设外,学校标准化建设等‘硬件’也很完善。”岳兴文计划着要把学校的旱厕尽快改成水厕。
“好多学生毕业后,会回来看我们,有上高中、大学的,也有已经工作了的,那是我们最骄傲的时候。”和记者道别的时候,岳兴文说,尽管我们学校是省级留守儿童之家、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市级乡村学校少年宫,学生越来越少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会一直不忘学习初心,用爱坚守乡村学习第一线。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zhongxue/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