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学习部门开展“静校行动” 全力为学校减负
2020-01-15 10:06:39 文/云南省曲靖市 浏览 2192 次
- 初中毕业考高中招生考将合并2018-12-11
- 2018年乌鲁木齐20中高一招生简章2018-12-10
- 2018年哈尔滨市重点高中学校招生计划2018-12-10
- 2019年秋季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招生简章2018-12-10
原标题:台州学习部门开展“静校行动” 全力为学校减负
当下,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正通过学校这个平台,开展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而各类手机APP、微信公众号也顶着“宣传学习”的头衔,打着“快捷便利”的幌子,成为各单位进校园活动的主要方式。
“指尖上的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学校、老师、家长“指尖上的负担”。对此,一些人大代表呼吁、学习主管部门也提出要求,开展“静校行动”,为学校构筑好“防火墙”,还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一学年,40多个APP上了活动清单
“这道题怎么做?”
“来!帮我查一下。”
“还有,还有好多道题呢!”
……
这是记者曾在路桥看到的一幕场景:一群中学家长围在一起,有的查电脑,有的搜手机,为的就是一组知识竞赛题。对于此次APP答题,学校老师在家长群里再三强调,“这是学校要求必须完成的。”
殊不知,为了达到竞赛及格分,为了不给孩子拖后腿,有些家长已经是第三次甚至第四次打开这个链接答题了。“为了完成这个作业,第一次不行没有合格,就第二次做,花了很长的时间,如果还不行的话,我们就会召集很多家长坐一起,一起把它完成。”该校的负责人说。
据路桥区学习局统计,像这样需要家长配合学校完成的“指尖上的任务”,路桥区2018年一学年中就达40多项。在路桥区路南小学,记者看到了这张进校园的活动清单,上面密密麻麻罗列了40多个APP,参与的部门繁多,宣教的内容丰富。
不过,在这些APP中,真正与学习教学有直接关联的却并不多,老师和家长在下载注册后,真正发挥宣教作用的更是屈指可数,更多的只是在应付下载任务。
路桥区路南小学潘老师介绍,因为需要下载的东西太多,很多学生家长手机内存无法满足,有时只好把其中一部分APP卸载掉。
记者调查时发现,比起下载注册APP,更让老师、家长疲于应付的是,有些APP还需要定时定点进行打卡留痕。不久前,一个名为志愿汇的APP进入路桥中小学校,它不需要老师家长真正花时间参与志愿者活动,只需要他们在指定地点3公里范围内,连续十几天用手机定时定点进行签到签退,并且要求家长每天将打卡截图反馈到班级微信群。这种流于形式的下任务和定指标,进一步增加了老师和家长的负担。
除了APP的下载使用,微信家长群里需要老师家长做的事情更让人眼花缭乱,有各种政务宣传链接转发,有好人好事点赞,有辖区内ETC安装数据统计,这些五花八门的任务给老师和家长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为了方便快捷,学校人多效果好
在潘老师的班级群里,只要搜索“链接”“APP”“安装”等关键词,就会弹出满屏的聊天记录。紧随其后的便是家长完成后的截图接龙,“已转”接龙。而这些强制性的任务,远不止存在于潘老师一个班级群,也不止存在于路南小学一个学校。
那么,如今为何有越来越多的活动、工作任务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小学校呢?
路桥区学习局校园安全与体艺卫科负责人介绍,对学校来说,一是组织方便,人多效果比较好;二是学生听话,然后学生可以带动家长,整个面上就比较广。一个学校有几千名学生,再带上家长又是几千人,一下子1万多人就到位了。
在一些部门看来,将相关工作通过手机移动端的形式送进校园,方便快捷,是加强自身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身影响力,普及专门领域的知识,具有推动作用,通过“小手拉大手”,效果好,用时少。但是,越来越繁重的“指尖上的考核”,使校园内的老师学生甚至家长都负担加重,压力加大,使得学校不堪重负,教学计划和秩序也受到了干扰。
记者在温岭一些中小学发现,类似有关志愿者的公众号进入校园后,需要每个学校每个月根据公众号定的主题,组织一场针对老师的志愿者活动,并将活动内容以图文直播的形式上传到公众号上,这严重消耗了学校的精力。“一个月要组织一次活动,得花好多时间,碰到期中、期末考试等还要顺延,而且每场都要直播。”温岭市泽国第二小学副书记黄跃军说。
“所有活动都跟学校的考核评比等挂钩,学校有压力,老师有压力,那么家长也会有压力。这样,学生和老师花在学业上的心思就会被干扰。”黄跃军认为,诸如平安学习之类的APP,对学生展开学习,也有益培养文明小公民,但是如果各类活动多了,到了应接不暇的地步,没办法一个一个去做。
路桥区路南小学副校长梁红也告诉记者,“以前就一直在提倡小手牵大手,让我们小手去牵大手一起去完成任务,但有时候真的是小手牵不动这些大手”。
开展“静校行动”,为校园构筑“防火墙”
各类进校园活动的初衷也许是好的,对于增长学生见识,确有一定作用。不过,这也“进校园”,那也“进校园”,活动过多过滥、不加分别、缺乏统筹,只能给师生徒增负担。
面对“指尖上的负担”,我市学习部门开展了“静校行动”,全力为学校减负。
作为党代表,梁红在路桥区党代会上提交了整治“指尖上负担”相关提案,受到了路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不久后,路桥出台《关于规范中小学生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的意见》,规定各学校要严格执行“静校制度”,谢绝未经学习局批准的各类“进校园”活动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活动。
据统计,“静校”行动开展后,路桥区安装各类APP由40项减少为5项。
去年8月,《台州市规范各类“进校园”活动工作方案》出台。在方案里,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各部门的职责以及如何规范进校园活动的一个审核程序,并规定每年每个学校的活动项目不超过5项。
台州市学习局基础学习处处长韩卫富明确表示,要进入校园的学习活动,需事先经过学习局审批,而且明确是在每个学期前20天之内完成审批,如果是应急性的、临时性的活动,也要经过学习局把关,否则任何活动都不允许进入到学校。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APP、各类竞赛等。
“只有为学校在制度上设立了‘防火墙’,才能还学校以宁静,让教师回到本位,让学习回归本质。”韩卫富最后说。
记者手记
“基层减负”常抓不懈
“指尖上的负担”,本质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实是一直存在的作风问题,只不过,这次载体是学校,手段是APP、公众号。台州学习部门开展“静校行动”, “指尖上的负担”得到了整治,学校减负也取得了成效。
作风问题具有一抓就见效、一松就反弹的特点,应该常抓不懈。因此,为基层减负松绑是一个长期课题。“基层减负年”虽面临收官,但绝不意味着作风建设收场。持之以恒地向作风问题宣战,才能让学习事业不断前进。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晚报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gaozhongzs/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