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取消考试大纲后: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
2019-12-18 15:17:41 文/河南省偃师市 浏览 2322 次
- 2019幼升小必知 入学政策划重点2018-12-10
- 2019幼升小入学材料及政策不清楚的都在这2018-12-10
- 2019年西城区幼升小需注意,政策变化要点全在这2018-12-10
- 2018年北京市义务学习阶段入学政策发布2018-12-10
原标题:中考取消考试大纲后:老师教什么?学生怎么学?
11月29日,学习部印发《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学习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
就此,记者走访了相关学习界的资深人士和一线教师,请他们详细解读相关政策及中考将由“选拔性”转变成“评价性”的重大意义,并就教师如何转变观念、教学模式以及学生如何转变学习方法等发表了真知灼见。
考试将由“选拔性” 转变为“评价性”
西安市学习科学研究所所长,理学博士解慧明指出,学习部印发《意见》是全面贯彻全国学习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学习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学习质量的意见》有关要求,深化基础学习评价改革,促进提高育人水平的具体表现和有力抓手,对于引导学校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学习体系、引导教师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导向作用。
《意见》指出,“严格依据义务学习课程标准命题”,将传统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转变为“学什么,考什么”,是对义务学习课程标椎和设置方案的回归和坚守,引导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学习学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意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学习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学习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教师育人方式变革,推动“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教学改革,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符合课程与教学的深度变革和深度学习的时代主题,是考试由“选拔性”转变成“评价性”的重大学习实践创新。
教师教什么?
回归课本 转变教学模式
参加过中考命题的西安市西光中学贾文老师认为,《意见》指出要取消了考纲,这就要求我们要回归课标、课本,一线老师必须回归到国家制定课程标准上,回归到国家学习改革的“初心”上,要求老师站在更高的层面,宏观的、全面的审视、理解课标,领悟课程,践行“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核心素养学习。
对一线的老师们来说,转变学习教学观念和思维模式,在课堂要着力于学生能力、思维、情感的培养,同时要丰富教学设计,增加情境教学,让知识回归生活。最后要发挥集体力量搞“教科研”。独木不成林,要通过“名校+”工程搭建的平台,加强老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比如集体教研、集体备课等,以提高老师对课标、课程、课本的理解和领悟。
学生怎么学?
对孩子自主学习要求更高
西工大附属中学杨千良老师认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相当于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拐杖”,对于某一知识的学习,有操作、有维度、有标准,客观上还属于机械重复的智力活动。
《意见》提出要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学习课程标准命题,不得超标命题,把学生学习所依赖的“拐杖”扔掉了,倒逼学生学着去走路。在依据课标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教材,使用教材,跳出学习中的老套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失去考试大纲的指导,意味着考试的覆盖面会加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课后总结复习习惯。其次,学生要锻炼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学习一个单元、构建一个小体系,学完一个模块、构建一个整体体系,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学以致用。另外,取消考纲后,传统的题海战术显得更低效了,更好的办法是解放孩子的时间去自主学习。(记者 马天星)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shengxiao/6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