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是什么样的考试?怎么准备?

2019-06-18 07:22:38  文/吉林省和龙市  浏览 1647 次

摘要:本文是来自吉林省和龙市的网友投稿,由 地球冰封 编辑发布关于GMAT是什么样的考试?怎么准备?的内容介绍

原标题:GMAT是什么样的考试?怎么准备?

  GMAT是 Graduate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 的缩写,中文名称为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考试由分析性写作评价(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数学(Quantitative)和语文(Verbal),综合推理(Integrated Reasoning)四部分组成。 

  GMAT考试满分为800分,AWA满分6分,IR部门满分8分。是一项专门用于测试商学院申请学生能力的标准化考试,重点在于测试应试者在一般商务环境中的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 考试在全球110多个国家举行,使用计算机以难度适性出题的方式进行。虽然原本是针对美国各商学院入学的审核而制订的测验,但今日包括欧洲与亚太地区在内超过83个国家、1500所商学院、5,400种专业都要求申请人提供有效的GMAT成绩,特别是对于MBA、金融硕士、会计硕士等学位的申请人。 

  GMAT不是语言考试,是一场逻辑的考试,甚至有人极端地说是“智力考试”。这个逻辑,体现在真题语法的怪异上,体现在逻辑单独作为一项出题上,体现在阅读处处可见的逻辑词上,体现在对于作文逻辑严密程度的要求上。 在VERBAL和AW部分,逻辑几乎主宰了每一个部分。语法,早已不是PREP OG总结的那几板斧能够搞定的时代了,清晰逻辑表达作为句子的内在要求,在语法题中被放大到了极致。阅读,一定要理清每一段,每一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哪怕没读懂具体的内容,这个框架有了,正确率百分之80也是很有可能的。 

  GMAT现在的VERBAL说来说去,都在考你在复杂信息下对于逻辑关系迅速的判断能力。这首先需要扎实的阅读内功,其次就是一种逻辑的意识,不管看到什么都去有意识的找逻辑关系。这也能解释为什么NN们能够用短时间达到750+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抓住了GMAT考试的这个魂。 分析性写作评价(Analytical Writing Assessment) 写作是整个考试的第一部分。也是从心理上讲最紧张的时段。 

  写作部分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 AWA部分需要做到迅速读懂题目(这就不必说了,gmat里面无论是RC,CR,SC都在强调这个能力。)如果实在不能够迅速读懂题目,一个工具就是机经!10题一组,计时2分钟一题,迅速写出攻击点。完了以后再来一遍, 这样做要达到的目的:两遍后基本上对JJ内容有足够的印象;全部大约50题总结花费大约4小时,已经能够发现最主要的点无非就是那几个;也能够一看到明显的标志就反应出具体的攻击点;另外,也能够找出自己最擅长找的攻击点,之后可以大加利用。 知道了如何找攻击点以后,就是怎么表述的问题。背诵、练习模板也是个技术活。再次强调单词拼写的重要性。在考试的过程中,宁愿慢一点,或者不写太多而留出时间检查,也不要因为错别字而白白毁了本该拿到的好成绩。可以一来是就把首尾打出来,在打这些不太用脑的内容时,也顺便思考下具体的攻击内容。 

  数学(Quantitative) 分两部分来说,第一部分是Math Review;第二部分是DS/PS题目及解析。 Math Review这部分相当地建议看一看,过一遍可以对GMAT数学的考查范围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DS/PS题目及解析:这部分是经常被中国考生无视的一块,原因可能是大家在做了几道题后,都觉得太简单了,于是直接略过。 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是我们中国考生必须拿分项,通常中国考生都是冲着50/51这个分数在准备,这个分数要求有相当高的准确率。而且现在GMAT的数学不简单,稍不留神就达不到50/51。OG的数学部分,其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熟悉数学题目英文表达,避免因读不懂题或读题有差错而失分。 在GMAT考试中,数学寂静是最值得花时间进行练习的部分。当月寂静汇总的题目不论是从题型还是从难度,都将会最靠近实战情况;而且由于汇总数量较大,值得期待它能成为你的lucky star。,助你顺利通过数学部分的考试。 《GRE&GMAT数学》吴强 《GRE&GMAT数学难题精解》钱永强 《GMAT数学高分快速突破》陈向东 以上三本书的比较系统介绍GMAT数学的考试范围,对一些经典的机经考题进行解析。数学基础较差并且英语水平一般者可以选其一进行学习基本知识。 语文(Verbal) 首先词汇量是决定上层建筑的!一个人的词汇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在学术和考试上走多远。gmat虽然不像gre明确考察词汇量(从gre填空和阅读就可以看出不是一个难度的,lsat就更别说了lol),但是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自始至终是与词汇量挂钩的。牢牢把握行文的骨干, 任何时候你都能体会作者即将做出的转折启承。凭OG和GWD, 阅读材料其实已经足够了, 好好利用, 足够培养出很好的阅读技巧。 对于GMAT最关键的两种技能是语法和阅读。阅读绝对又是重中之重。俗话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一旦“会”了阅读(阅读能力到了一定水平),那么与之相关的CR和RC的27道左右的题就真的“不难”了(可以无差别地被解决)。与阅读相反,SC题是有难度梯度的,碰到“难者”(陌生、tricky的语法点)就真的“不会”(其它语法点掌握再好也没用)了。 提高阅读能力虽然过程缓慢,但这是一个单一、单向的努力过程,可操作性强,评价标准简单。阅读能力提升带来的RC和CR的分数提升是稳定、可靠、无差别、无遗漏的,因为对于拥有正常逻辑能力的人来说,快速、精确地理解题目内容是CR和RC唯一的考点。即使是做语法题的时候阅读能力对于理解句意、理顺句子结构、发现关键词语等等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阅读能力决定了整个verbal的节奏:阅读速度的提高可以让人更灵活地分配考试时间,在时间比较紧的时候可以明显提速而不牺牲太多正确率。 

  进行横向总结: 

  1、根据细节题的题目和正确答案把考点在原文中全部画出来。然后看细节题的考法,总结:主要的无外乎取非和关键字替换 

  2、把所有main idea题看一遍,看其对文章意思的表述方法:有套路,且不走极端 

  3、把所有结构题看一遍,看其表述方法 

  4、把态度题看一遍(题目太少,可以再看看gre年代题)

  5、最关键的题information题。没什么好方法,锻炼看题目时的记忆力,还有主要从段落意思上看 当你做完这样的总结后,你会形成一种gmat阅读的感觉,并且会在你再次作题时融入你的阅读方法。 

  阅读强度要大,每天计划阅读量要尽量大,比如2-3天内总结完og+补充材料的所有80篇文章(不建议总结gre和lsat文章,因为阅读和题目的特点不同) 。detail和information题目的还原,这很重要。最好能划在书上(有影印版的话),加强对题目的感觉。再就是注意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要试着在作阅读和横向总结的过程中培养一种比较固定的最佳阅读速度:这种速度是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阅读速度的一个组合。再快些恐怕会看不懂,从而导致正确率的下降;再慢些,正确率提高很少,但阅读占据的时间太多了。注意这种最佳速度应该根据文章体裁和生词量有所调整,而不是单一的。 综合推理(Integrated Reasoning) 发现GMAT的逻辑思维要求并不很高,“无关”在GMAT的逻辑里是最有用的一样法宝。OG205道逻辑解释通篇都在告诉你什么是无关,仔细阅读就能掌握ETS的思维方式。 因为无关选项都很明显。 逻辑题的难度并不在提干本身, 而是在选项。 如果选项无关的很明显, 提干再难也不怕。 无关有以下几种类型: 1) 无故牵扯集合以外的样本 2) 无故将完整的集合分成子集加以比较 3) 无故牵扯提干以外的时间范畴 4)直接与结论无关。 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在逻辑里一些很模糊的词, 如果出现就要注意, 虽然有时侯是正确选项, 但因为这些词比较不具代表性或比较主观, 应引起重视。 

  概念模糊的词: some, many, certain; 主观:willing to, interested, aware。 所谓核心资料,也可以理解为准备GMAT考试的最高优先级的资料。原则上来说,非真题的备考资料基本不推荐。Official Guide for GMAT Review(官方指南,以下简称OG) OG即official guide for GMAT Review,由GMAC出版的官方指南,目前最新版本为2015版,依次类推以前的版本有OG13,OG12,OG11,OG10。OG是最基本同时也是最官方的备考资料,其中所有的题目均是过去实战中的原题,给出的题目解析也充分体现了GMAC的出题角度和考察内容。在备考GMAT时,唯一强烈建议大家购买纸质档的书就是OG官方指南。在OG中最有用的部分是语法部分的解释,认真地用心体会,解析里面的每一句话都不应该错过。“OG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这是很多前辈都赞成的备考真理。据观察,OG本身所体现的考点和标准也不断有所变化。例如曾经OG10中允许使用的部分语法点在OG12中视为绝对错误的用法。所以推荐大家使用最新版的OG。 

  切记,OG的解释是最官方的说法,如果遇到与其他非真题资料相矛盾的地方,请选择相信OG;在语法部分,细心研读的同学会发现阅读和逻辑的文章中出现语法并不允许的用法,也请不要钻牛角尖,相信语法部分的解释。因为阅读和逻辑的文章原稿并不是GMAC本身所写,也不是商业类文章,难免出现与语法相矛盾的地方。

  本文转载自留学加威Bhehe17的博客,点击阅读原文

  小编注:本文为转载新浪博客文章,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能代表新浪立场,新浪尊重原创。

  责任编辑:赵润琰 实习生:张文捷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学习网地球冰封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学习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学习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banbaoedu.com/zhaosheng/2261.html

分享到: